深圳机场:对入境旅客实行闭环式管理
信息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时间:2020-03-30随着全球疫情加速变化,广东科学防控“闭环” 升级。根据最新规定,所有从深圳机场口岸入境的人员须实施集中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3月24日0点,深圳机场升级改造后的分拨转运点正式运作,入境旅客从下车登记扫码开始,进行“颜色管理”、分区分流接送、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环环相扣的“闭环式管理”。3月28日,记者来到深圳机场口岸入境旅客分拨转运点,了解入境旅客抵深转运的全流程。
受疫情影响,深圳机场国际航班量锐减。当日下午,记者在深圳机场口岸入境旅客分拨转运点看到,相比前几日的人流量高峰期,当天的入境旅客大为减少,但现场的工作人员仍高度戒备、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为了更快更好地区分旅客,分拨转运点的所有引导标识实现“颜色管理”。记者在现场看到,分拨转运点划分有蓝色、橙色、紫色区域,并悬挂相应底色指示牌、张贴引导标识,工作人员会为入境旅客逐一张贴代表不同目的地的蓝、橙、紫颜色胸牌,实行“三色区域、人区同色”的“颜色管理”。其中,“蓝色”标签代表目的地为广东省内(不含深圳市)的旅客,将在“蓝色”1 号休息大厅等待,随后乘坐大巴车由各地市专车接回;“橙色”标签代表目的地为广东省外及宝安区的旅客,将在“橙色”2 号休息大厅等待,随后乘坐大巴车前往宝安区的医学观察安置酒店;“紫色”标签代表目的地为深圳各区(不含宝安区)的旅客,将在“紫色”3号休息大厅等待,乘坐大巴车前往深圳湾口岸由各区专车接回,统一进行医学观察。
17时左右,一辆中巴车缓缓停在到达点,入境旅客5个为一组陆续下车。从温哥华返回深圳的留学生丁某在测量了体温后,前往“紫色”登记台进行登记。工作人员查验了他的护照及机票等后,将其相关信息电子录入。逐一核对后,工作人员给他贴上了“龙华”的紫色标签,指引他前往“紫色”3号休息大厅等待。另一边的出发点,几位贴着蓝色标签的旅客,在扫描享受免费车辆接送服务的二维码获取凭证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坐上了去往东莞的大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