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全省儿童福利机构婴幼儿托育照护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5月30日,全省儿童福利机构婴幼儿托育照护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市召开。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邓为出席会议。教育厅、人社厅、省卫健委等省级相关部门同志以及成都、绵阳、南充、凉山州等12个试点市(州)民政局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及儿童福利机构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成都市儿童福利院负责人对婴幼儿托育工作经验进行了分享。参会人员对《全省婴幼儿托育照护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充分讨论,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省教育厅、人社厅、省卫健委等部门参会人员结合部门职责也提出了工作建议。
邓为副厅长强调,各地民政部门要从三个方面做好试点工作:一是提高站位,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她指出,婴幼儿托育照护工作是国家儿童事业发展的需要,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部门“三聚焦”、“三基本”的重要批示,2019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了托幼工作,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婴幼儿照护工作指导意见。同时,民政部门也设立了儿童工作机构,各地要抓住这个历史的机遇,回应社会关切期盼,落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将此项工作作为民政部门聚焦主责主业、创新品牌项目,抓好试点示范,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务实创新,着力突出托育工作专业化和规范化。各地要充分发挥儿童福利机构在儿童养育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争取卫健、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在业务指导、人员培训、队伍建设和专项资金方面的支持,结合社区家庭服务的深化、拓展,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和社会组织介入等多种方式开展试点,探索儿童福利机构专业化、规范化托育工作新路径、新模式。要建立安全防范保障机制,切实做好婴幼儿托育安全管护工作。三是有序有力,着力做实做好托育保障工作。各地要在省厅下达补助资金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多渠道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人员培训,做好场地和专业人员方面的需求保障工作,充分体现民政部门新时期的创新作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大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开启儿童保障服务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