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效果显著 全市累计授牌市、区级各类儿童友好基地360个
儿童节前夕,深圳授牌新增了90个儿童友好基地,覆盖各区,截至今年5月份,深圳已授牌市、区级各类儿童友好基地360个,这一个个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场所,无疑是给小朋友们最好的礼物,也为深圳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再添新彩。
在福田区园岭街道百花街区,记者看到这里的童梦乐园、口袋公园、百花开心农场等儿童娱乐场地,设有“互动景墙”“跳跳床”“陀螺旋转椅”等娱乐设施。街区采取“见缝插针”式集约利用沿街空间,规整4处碎片化空间,打造了百花儿童艺术剧场,为儿童提供才艺展示舞台,创设儿童“心灵角”,倾听儿童心声;通过改建数理文化广场,将数学符号与陀螺旋转椅趣味结合,引导儿童探索数理科学。在学校门口专设风雨连廊,阳刻自发光12星座,在路面印刻21所中外名校校训。3200平方米封闭式绿地, 1800平方米的成长街区充满童真乐趣,感觉安全舒适。荔园教育集团百花校区附属幼儿园大班小朋友马邈慈告诉记者:“我印象最深的是花园农场,因为我在那里认识了很多花,我觉得很幸福,希望深圳建立更多儿童友好社区,让每个区的小朋友都能享受到这种幸福和快乐。”
儿童友好不仅体现在场所建设方面,为了促进儿童参与,近年来,深圳持续举办系列活动,开展各项儿童服务。5月25日,连续四年开通的儿童友好地铁专列今年再次发车,专列一年一主题,面向深圳、香港、澳门征集儿童彩绘作品,于“六一”期间,在地铁车厢内集中展示。为了促进儿童早期阅读,2016年,深圳首创推出“阅芽计划”,提出“阅读从零岁开始,用阅读开启智慧人生”的理念,只要生活在深圳的儿童都可以免费申请领取阅芽包。包括儿童国际论坛、儿童友好电台、儿童议事厅、儿童议事会等活动,儿童友好理念、儿童优先原则已深入人心。龙华区龙腾学校学生家长林女士说:“我有关注“深圳少年宫”这些公众号,他们经常举办一些活动,我感觉深圳在关爱儿童这方面特别特别重视,像现在儿童图书馆都建的很人性化,像已经举办了九届的儿童国际论坛,还有地铁儿童友好专列,在地铁上有很多孩子们的主题画作都特别好,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小朋友更多地了解深圳的发展,让他们更有责任心,也学到很多知识,深圳在这点上可以说走在全国前列。”
截至今年5月,全市已经授牌市、区级各类儿童友好基地360个,建成公共场所母婴室1091间,各级各类儿童议事会381个,各类公园超千座并逐步增加完善儿童活动空间及自然教育等设施场所,儿童友好出行纳入部分慢行道改造实施中。各种“实景”越来越完善了。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马宏介绍:“我们深圳是全国第一个系统性的提出来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比方说制定战略规划行动计划,制定九大领域的建设指引,这都是我们的一个创新,像“阅芽计划”、儿童友好地铁专列,儿童议事厅、还有儿童电台,这些都是我们深圳的首创,包括儿童国际论坛,这个也是我们的一个品牌,特别近几年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湾区、香港澳门小朋友儿童公共参与的一个平台。”
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从一米高度看城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要求完善儿童活动空间、母婴室等配套设施。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马宏表示,接下来,要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升级为2.0版本,不但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还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坚持儿童优先理念先行,在规划编制、政策配套、资源配置、福利保障等方面,优先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利益。“我们正在快马加鞭推动市妇儿大厦的升级改造,这个也是我们国内首个妇女儿童领域的PPP项目,入选国家财政部的PPP项目库,它也是深圳公共服务领域存量改造的首个PPP项目,我们要对标国际,用一流的设计,一流的质量和一流的服务,把我们妇儿大厦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妇女儿童活动阵地,运用智慧化、数据化的手段,捕捉到儿童成长中更加具体化、差异化的需求,来进行一个精准的对接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