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深圳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信息快递

深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正式揭牌,政府将每年免费筛查60万中小学生

信息来源:深圳卫健委 发布时间:2019-03-22 字号大小:

  3月22日,深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正式揭牌,将为全市10-17岁的深圳中小学生进行免费的脊柱侧弯筛查,指导有侧弯、驼背、斜肩、形体不正等问题的学生进行形体训练。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深圳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等出席揭牌仪式。

  该中心落地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负责将今年深圳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落地,目的就在于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探索全民健康促进新机制、完善儿童青少年健康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健康深圳建设新格局。

  按计划,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校园筛查团队每年将筛查60万深圳中小学生。

  以前,医生要肉眼观察并用特定的仪器手动测量,筛查一个学生大约需要30秒钟。但今年,筛查技术升级了。因为中心正和深圳的科技企业联合开发一个“神器”,加入最新的3D扫描和AI(人工智能)技术,检测更精准,学生只要往系统前一站,15秒就能知道结果。目前系统正在调适期,今年下半年有望正式上线。筛查完成后,中心将为孩子们建立脊柱健康电子档案,连续、系统地记录年度筛查及就诊随访情况,向疑似侧弯的学生发放《家长告知书》。

  中心会对侧弯的学生进行分类干预。

  对于症状较轻的学生,委派医生下午放学后进入学校,指导学生在校内进行1个小时的形体干预。这种方式,现在已在福田区的百花小学试点。深圳市教育局已经“发话”:希望能将“百花”范本推广至全市各区中小学校区,从而建立深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医校结合”体系。

  对于确诊为脊柱侧弯的学生,在医院初步诊断后,符合治疗标准的,医生会开出形体治疗的“运动处方”。这些形体治疗将参照社保标准,可用深圳少儿医保。

  虑到医院场地有限,孩子们天天往医院跑也不方便,中心“兵分两路” ,一个是和体育部门合作,建立11个体测点,中心和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手推出了“体医结合”的模式,与体育部门所属的11个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达成合作,成立了深圳市体医融合脊柱健康服务站,这也是深圳体医融合的首个落地项目;另一个是在全市10个社康布局便民网点,中心在全市各区(新区)的10个社康,布局了青少年脊柱健康的社康便民网点。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拿着医生开出的 “运动处方”就近做形体治疗。到这21个地方就近治疗,可刷医保。

  明年,还将分别扩大至30-50个社康便民网点和体测点,初步“布”下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的网络体系。

  W020190327589661128380.png

分享到: